标签:

  • 深冬 世界 浅蓝

    如果、我是说如果。
    世界上只剩下最后的
    最后世界上只剩下的
          飞鸟一匹
    而它仍会那样飞吧。

    从只剩下最后的
    漫长不变的大雪地的爪痕上起飞
    从最后只剩下的
    长久卷动的蓝海洋的浪花中掠过
        最终降落在无穷无际的大地边界上。

    边界,我是说那个地方。

    世界上只剩下的别无他物的
      飞鸟一匹

    世界上别无他处的只剩下的
      那个地方

    他们会关系很好的,一直、一直、一直。
    在这个冬天里相伴吧。


    很少见很少见的写了诗,其实画面有一部分来自某一本名为《有害无罪玩具》的漫画,很喜欢这本漫画。

    对这个诗最终呈现的效果尚属满意,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实际上也只有一个画面和一个概念,非常的薄和浅。实际上也只是用(如果精炼的话)2句话可能就足以描述的场景。

    嘛还行吧……大概!

  • 摘抄《借我》——樊小纯

    借我一个暮年,
    借我碎片,
    借我瞻前与顾后,
    借我执拗如少年。
   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,
   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。
   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,
    借我可预知的脸。
    借我悲怆的磊落,
   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。
   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,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。
    借我一场秋啊,可你说这已是冬天。

  • 火车

    闲来无事来更新一下博客,按照曾经惯例的随便找个话题开始胡扯。

    因为学校在外地的原因,又偶尔会出去跑,于是火车便成为了常用的交通手段。

    记忆中最为拥挤的一趟火车是初中的时候,在寒假和父亲回祖父的家探望。因为时间选择的原因,和春运恰好的叠在了一起。

    硬座的车厢中完全没有落脚的地方,到处都站着坐着人,深刻的印象来自于中途去厕所,经历了重重磨难抵达了目的地,又被那充斥着负面影响气体的厕所熏得半死。

    大学之后一般都是硬座,在家和学校来回刚刚好一个晚上,于是在火车上玩着玩着,将书包作为平台,趴一会,也就到了目的地。也有因为时间原因只有站票的时候,但是基本每次都在后半夜能发现有人离开的座位。真是非常的幸运。

    选择来看,一般还是最喜欢靠窗的位置,靠着眯的时候脖子会舒服很多,但是腿就会无法伸直,如果过道的话大抵就是正好相反。

    凌晨两点:月光。火车在外面的
    田野中停下。一个远远的镇子的点点星火
    在地平线上冷冷地闪忽不定。

    当一个人在梦中走得如此之深
    当他再次返回屋子之际,
    他绝不会想起他在那里。

    或者当一个人在疾病中走得如此之深
    以致他的日子都变成某些闪忽的火花,蜂群,
    虚弱而寒冷于地平线上。
    火车完全静止不动。
    两点:强烈的月光,稀疏的星星。

    ——特兰斯特罗默《辙迹》

    上次在哪里读到过这个诗人的诗,想起来了于是网上一搜,摘了下来。

     

    “那么我先走了”

    每次父亲送我到火车站的时候大概都是火车开出前半个小时。背着双肩包然后提着一个包。

    “路上小心。”父亲也是每次都这么叮嘱。

    然后我碰的关上车门,只是就算到了现在,还是不知道,要去哪里。